建证城市“地下生命线”:古蔺县县城西区排水防涝治理工程一期项目书写民生工程暖心答卷

时间:2025-08-14 10:34 编辑:向杨宁      四川新闻

蝉鸣渐歇时,赤水河的波涛正漫过古蔺县城的堤岸。当最后一方混凝土在夕照里焐热了棱角,中医院外那道曾被伏汛反复啃噬的防线,终于以滚烫而坚定的姿态,与西区蒸腾的脉络紧紧相拥。

由中建六局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古蔺县县城西区排水防涝治理工程一期项目,包含大脚沟、中医院、政务中心3个易涝点,目前大脚沟与中医院工程均已施工完成,意味着这座城市在应对汛期挑战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而振奋人心的一步,标志着项目施工取得阶段性胜利,为后续工程的推进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场决战的“双向奔赴”

每到汛期,古蔺县县城西区的居民总会揪着一颗心,看着雨水可能带来的内涝风险,那份担忧如同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心头。而现在,这样的担忧终于迎来了被驱散的曙光。

“我在这个里住了27年,以前就怕下雨,因为路面都特别容易积水,日常出行也很不方便。现在好了,这个雨水管道修好了,流水也畅通了,我们居民住得也舒心多了!”提起最近小区的变化,古蔺县县城西区中医院居民区张阿姨赞不绝口。

曾经每逢降雨便泥泞积水的道路,如今已被平坦整洁的板油路取代,过去因积水坑洼难行的路面,也因排水工程的完善而变得坚实顺畅。道路两旁的排水设施有序排列,新换的雨水管道口径扩容,排水效率显著提升,雨天路面再不会沦为“小型湖泊”。

大脚沟与中医院工程的完工,不仅优化了两个片区的居民出行,更提升了城市运行效率与整体形象。面对汛期,城市更显从容;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安全感也持续增强。这一阶段性成果,凝聚着中建六局第五建设有限公司全体建设者的攻坚之力,更为后续政务中心易涝点整治及古蔺县县城西区发展筑牢基础。

一套机制的“破局之力”

回首项目推进的日日夜夜,挑战如影随形。施工范围广,意味着团队要在广袤的区域内统筹兼顾;组织难度大,考验着每一个管理者的协调智慧;环保要求高,时刻提醒着大家要在建设与生态间找到完美平衡;工期紧张,更像一根紧绷的弦,催促着所有人争分夺秒。但项目团队从未退缩,他们以科学的统筹为指引,以精准的施策为利器,在重重考验中开辟出前进的道路。

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倒排工期计划,将每一项工作任务细化到极致,通过设立3个管理组,创新性地实施终端管控与项目部统一协调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采取“白天管网施工、夜间道路作业”的灵活施工方式,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施工效率的显著提升,使项目在挑战中稳步前行。

为了确保工程的高质量推进,项目团队在管理上狠下功夫。开展 “周检查、月评比”活动,让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设立“流动红旗”“安全三星一平安活动” 等激励机制,像一团团火焰,点燃了参建人员的热情与斗志,充分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让工地上处处洋溢着比学赶超的氛围。同时,建立“日调度、日研判、日报告、日督办”制度,如同为项目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的难点问题,为项目的高质量建设保驾护航。

一个项目的“硬核担当”

7月下旬该县遭遇暴雨引发严重地质灾害,项目闻令而动,组织精锐力量奔赴灾区,奋战在切坡建房安全隐患排查第一线。面对全县隐患点位分布广、地势险、情况复杂以及灾后持续高温的恶劣环境,项目团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央企精神,顶烈日、冒酷暑,跋山涉水、逐户排查。凭借精湛的专业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高标准、高效率完成了艰巨的排查任务,为古蔺县科学制定防灾减灾方案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其行动深刻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充分展现了央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铁军风范。

随着夜幕的深沉,古蔺县城西区的灯火依次亮起,与赤水河的粼粼波光相互辉映。新修的排水管道在地下静静流淌,承载着城市的安心与希望。街头巷尾,居民们的欢声笑语在晚风里飘荡,那是对安稳生活最质朴的赞美。而远处,项目团队的灯光依旧闪烁,他们正为下一段征程精心谋划。在这个充满诗意的夏夜,古蔺县城正以崭新的姿态,拥抱每一个平凡日子里的幸福,续写着城市建设与美好生活的动人篇章。

项目简介:

古蔺县县城西区排水防涝治理工程一期项目是中建六局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该项目由大脚沟易涝点整治工程、中医院易涝点整治工程和政务中心易涝点整治工程组成。项目建成后,将为古蔺县县城防洪能力带来质的飞跃,防洪标准将迎来震撼升级——从昔日“十年一险”的薄弱防线,强势跃升为足以抵御百年洪峰的铜墙铁壁,尽显守护一方安澜的磅礴底气!有效筑牢县城防洪安全屏障,切实保障县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文/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