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吴欣苒 图/唐莹、衡冠冰
2025年7月9日,四川农业大学“月满冰·繁星伴童”实践团队奔赴雅安市联坪村,围绕留守儿童生活现状、教育需求及童伴之家运行情况开展实地调研,旨在为优化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提升童伴之家效能提供数据支撑,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此次调研以问卷调查为核心,同步辅以入户访谈与现场观察,团队成员先后与当地留守儿童家长、儿童及童伴之家工作人员深入交流,累计回收有效家长问卷、儿童问卷各若干份,全面梳理了留守儿童成长环境及童伴之家服务实效。

调研发现,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家庭、童伴之家关系密切。联坪村留守儿童监护呈现“近距陪伴为主、祖辈辅助参与”的特点,打破了传统留守儿童“长期缺位”的刻板印象。多数监护人积极参与孩子教育,但部分面临实际难题,如辅导作业困难等,一位抚养孙子的奶奶坦言,辅导作业是最大难题:“我年纪大了,课本上的字都认不全。”也有不少监护人担忧孩子的学习成绩与性格发展。父母与孩子互动形式多样,亲情联结未因距离过度疏远。

童伴之家已成为留守儿童成长的“第二家园”。家长们参与过相关活动,认可其在辅导作业、提供玩伴等方面的帮助,同时期待其提升作业辅导专业性、丰富课外活动。孩子们喜爱童伴之家,表示在这里学到不少技能,有积极变化,一名曾沉默寡言的女童在问卷中写道:“现在我敢举手发言了!”同时,童伴之家在维系亲子情感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孩子们的笑脸与家长的期待,是我们调研的动力。”团队成员表示,此次调研不仅摸清了留守儿童在教育、情感、安全等方面的真实需求,也明晰了童伴之家在服务中的优势与改进方向。未来,团队将基于调研数据,为当地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如推动童伴之家按年级分组辅导作业、增加亲子互动活动等。
据悉,四川农业大学“月满冰·繁星伴童”团队始终秉持“以调研促实践,以实践助成长”的理念,此次调研既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提供了鲜活样本,也彰显了川农学子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青春担当。期待更多青年学子加入,用实际行动为留守儿童编织更温暖的成长网络,为乡村儿童关爱事业注入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