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而起,为梦扬帆:川农学子以“三色”绘乡村教育图景

时间:2025-08-18 09:57 编辑:向杨宁      四川新闻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社会号召,自2025年7月14日起,四川农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白鸽传“信”团队信风扬帆分队,于绵阳市游仙区酒店村成功举行了为期12天的暑期夏令营活动。此次夏令营之旅以信息工程学院特色为依托,围绕红色文化与绿色环保主题设计课程,从三个维度为乡村教育事业注入青春力量。

红史润心田,新知助成长

红色记忆,薪火相传。本次夏令营活动紧扣“弘扬川农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宗旨,充分挖掘四川农业大学独特的红色校本文化资源,为孩子们设计了红色文化体验课,用主题课程与实践环节相结合的方式,为孩子们提供了认识红色文化的窗口。伴随着一阵嘹亮的歌声“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红色主题课程正式开幕。

课堂伊始,成员陈飞洋用“大树根与枝叶”的比喻为孩子们讲解中国少年先锋队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为帮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使命,课程内容还涵盖了马克思的相关知识介绍。

在红色实践环节,“识徽绘徽”活动气氛活跃。团队成员提前准备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徽、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和中国共产党党徽的图文资料,经陈飞洋讲解后,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在画纸上勾勒中国共产党党徽轮廓。

此外,本次课程深深扎根于川农校本文化,还设置了红色故事宣讲环节。成员陈飞洋为孩子们讲述了川农师生扎根基层乡村的奋斗故事,让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在传承中永葆青春活力。

C:\Users\usr\Documents\Tencent Files\2827373280\nt_qq\nt_data\Pic\2025-07\Ori\d8f6e3740a2da1a717d3a4ac7d292e45.jpg

图为孩子们绘制党徽。张倩 供图

借信息之趣,种科学梦芽

此次夏令营活动的核心“编程课堂”,通过有趣生动的方式,为孩子们打开了数字世界的大门。团队成员庞涛以“演奏乐队”为喻讲解Scratch编程,向孩子们演示了如何用代码制作跑步动画、控制方向键和检测障碍物,让孩子们在实际案例中体会编程逻辑。

成员吴航则带领孩子们走进数学编程世界,将“鸡兔同笼”“水池加水”等经典数学问题转化为计算机程序。孩子们在吴航的引导下,动手将解题思路转化为一行行代码,直观感受到数学与编程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字科学实验活动同样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团队成员赵乙鸿从数字游戏入手,将“数独”、“移动火柴棒”等益智挑战融入课程,通过思考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成员庞涛还带来了丰富的科学实验环节,孩子们亲手操作,观察现象,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对科学原理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C:\Users\usr\Documents\Tencent Files\2827373280\nt_qq\nt_data\Pic\2025-07\Ori\d9f0cec854ed1f5b5906130673a9c579.jpg

图为团队成员吴航为孩子们解答疑惑。许竞颜 供图

青禾伴童行,智策兴三农

团队从农林类院校特色出发,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依托多学科专业优势,将“绿色低碳”融入课程设计的方方面面,引导孩子们在课堂上认知农业发展战略,将保护自然环境内化为个人优良习惯。

针对绿色兴农这个主题,团队成员采取了多样化的形式进行授课。从趣味性角度来看,成员胡洁玉从故事出发,为孩子们揭示了森林作为“地球之肺”的宝贵价值,浸润出孩子们保护自然的使命感。通过“我的村庄”模拟经营游戏,孩子们化身“小小村长”,在欢声笑语中直观体会到知识与科技对当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其余成员侧重于知识讲解,深度剖析了绿色生态农业所需要素。授课成员陈飞洋聚焦生物安全,为孩子们介绍了生物入侵的概念及其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威胁,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保护生态安全的种子。队员蓝宇航从农业地理角度入手,带领孩子们纵览神州大地的农耕画卷。从身边触手可及的粮食作物,到我国的农耕格局,孩子们在动画中领略了前人的农耕智慧。

C:\Users\usr\Documents\Tencent Files\2827373280\nt_qq\nt_data\Pic\2025-07\Ori\554acf2b79e8129defe1d826416979e2.jpg

图为团队成员蓝宇航为孩子们讲解农业知识。吴航 供图

7月26日,为期12天的夏令营圆满落幕,团队成员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酒店村的孩子们。回顾过去,夏令营生活有艰涩亦有甜蜜;展望未来,信风扬帆小队将继续砥砺前行,为乡村孩子的成长贡献力量,让夏令营的光辉照亮更多乡村孩子的未来之路。(通讯员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