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韵雅情,寻非遗遗风

时间:2025-02-10 17:32 编辑:向杨宁      四川新闻

为了深入探寻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和弘扬非遗文化,增强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与责任感,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古韵绵长·国学流芳-古韵遗风践履团”于2025年寒假期间在四川开展了以“探古韵雅情,寻非遗遗风”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茶香古韵,传承千年

1月10日,团队成员们前往雅安蒙顶山,开启了一场茶文化的寻根之旅。蒙顶山,作为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之一,其茶文化源远流长,其丰富的非遗资源对文旅融合和首先,成员们来到皇茶坊品茶。蒙顶山是中国最早的人工种茶地,茶叶品种丰富,品质优良。成员们了解到,皇茶坊的茶叶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生长于原生态茶园,践行绿色标准。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茶叶制作流程,成员们亲身体验了蒙顶山茶叶的醇厚口感与浓郁香气。最后,团队来到茶园参观,感受茶农劳作的艰辛,领略自然与茶文化的魅力。此次活动让成员们深刻体会到蒙顶山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QQ图片20250209210228.jpeg

图为蒙顶山茶园。杨严钧 供图

匠心独运,传承不息

1月14日,团队成员参观了位于四川成都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在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成员们仿佛置身于非遗文化的海洋。馆内陈列着琳琅满目的非遗作品,大家在精美非遗作品前驻足,聆听讲解员详细介绍。不论是大木偶、川剧到漆艺、蜀锦,每件展品都令人惊叹,成员们深刻感受到四川非遗的博大精深。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QQ图片20250209211113.jpeg

图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许竞颜 供图

2月7日,当成员们来到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古老的织机、绚丽的蜀锦也让人叹为观止。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展品丰富,从古时服饰到蜀锦织机,再到精美绣品,尽展传统工艺之美。非遗技艺的神奇使得每一件作品都像是活的,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灵魂。成员们近距离感受到了蜀锦的历史与技艺,领略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对非遗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更加敬佩那些坚守在非遗传承一线的匠人。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QQ图片20250209210451.jpeg

图为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的织机造景。许竞颜 供图。

亲手触摸,非遗温度

除去参观博物馆,成员们去到成都的两家不同手作馆来亲手触摸非遗艺器,亲身感受非遗技艺。1月14日,成员们于成都文殊院附近的无形妙有手作馆体验了香篆制作。成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先学习了香篆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了解到香篆不仅是一种香品,更是一种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方式。随后,成员们动手制作香篆,其过程包括铺灰、填充香粉、压模等步骤。制作过程不仅考验制作者的耐心与细致,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指导员和视频的帮助下,历经八个步骤,每个成员都体会到了亲手制作香篆的成就感,亲身置于文化熏陶中。当点燃香篆,那袅袅升起的香气仿佛带着大家走进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QQ图片20250209210556.jpeg

图为团队成员按照要求合作制作香篆。张倩 供图

2月7日,在不琢言之传统文化体验馆,成员们体验了金箔画和非遗螺钿的制作。金箔画是以金箔为材且手工贴制的画,其光彩夺目,工艺精湛,历史悠久,极具艺术价值。金箔画的制作过程精细而复杂,成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将金箔贴在画布上,制出精美的图案。非遗螺钿则是一种将贝壳镶嵌在器物上的传统技艺,打造出流光溢彩的器物,具有极高的技艺价值和审美价值。成员们通过亲手操作,感受到了这门技艺的难度与魅力。来到手作馆亲自感受非遗技艺让成员们感受到了非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它不仅仅是历史的遗迹,更是活在当下的文化瑰宝。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它、传承它。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QQ图片20250209210607.jpeg

图为团队成员按照要求制作非遗螺钿。许竞颜 供图

品味非遗,感受文化

1月14日也是美食的一站。来到温江,成员们找到了一家慢搅粥底火锅。这种火锅将传统的粥文化与现代的饮食方式相结合,展现了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与发展。成员们围坐在一起,遵循着“一吃鲜、二吃荤、三吃菜”的顺序一边品尝着鲜美的火锅,一边交流着对非遗文化的感悟。温度让食材的鲜味与粥底的米香相交融,火锅的味道层次分明,鲜美无比。这类食文化的非遗魅力是很容易被每个人体验到的,也是从根本上最容易让人动容的。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QQ图片20250209210707.jpeg

图为粥底火锅。张倩 供图

通过此次“探古韵雅情,寻非遗遗风”社会实践活动,古韵遗风践履团的成员们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新青年有责任和义务将其传承下去。在现代社会,非遗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贡献一份力量,非遗文化就一定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未来,我们将继续开展更多类似的活动,使更多青年学子关注非遗、传承非遗,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讯员:周珂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