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学子探访川陕苏区,红色文化助力巴中乡村振兴

时间:2025-02-10 15:08 编辑:向杨宁      四川新闻

作者:杨欣雨 图:杨欣雨

2025年1月15日至23日,四川农业大学“红旗漫卷·绿野生辉”川陕苏区调研队赴四川巴中开展了为期9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调研队成员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巴中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现状,探讨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创新融合路径。本次调研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深入感知革命历史,更加深了他们对红色文化与新时代乡村振兴结合的认识。

探寻红色足迹,重温革命历史

调研活动的首站是巴中市南龛景区,那里是红四方面军的重要历史遗址之一。2025年1月15日,调研队员们参观了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园、飞霞阁广场等历史遗址,亲眼见证了那段峥嵘岁月。队员们通过纪念碑铭文、展览馆内的文献资料和革命遗物,感受到了红军浴血奋战的伟大历史。

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前,队员们站在数千名红军将士名字镌刻的石碑前,沉浸在那个历史瞬间。“每一块石碑背后,都是一段鲜活的革命历史。”一名队员说道,“今天的和平与幸福,离不开这些英雄的牺牲与奉献。”

IMG_3885

接着,调研队前往南江县川陕苏区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馆内丰富的资料和生动的展览让队员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川陕苏区在长征中的战略地位及其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调研队成员在与讲解员的互动中,进一步了解了川陕苏区在长征时期的艰苦历程以及革命根据地的艰难建立。

IMG_3917

通过这次红色文化遗址的走访,队员们不仅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伟大牺牲,更加深了对革命精神的敬仰。这些红色历史遗址成为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家园,激励着年轻人勇担时代责任,为建设更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探索,巴中实践提供新思路

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巴中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何将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是调研队此次关注的重点课题。1月17日,调研队深入通江县,考察了列宁公园、红军广场和红军纪念馆等红色景区,评估这些景区的运营情况。

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发现,尽管巴中的红色景区拥有丰富的历史背景,但其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还处于初步阶段。许多纪念品存在设计同质化、缺乏文化内涵的现象,而景区内的讲解方式也较为单一,年轻游客的参与感不强。

“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展示历史,还要用创新的方式让历史更有吸引力。”队员们在调研中提到,除了历史展示,更多互动和沉浸式体验的设计将能够激发年轻游客的兴趣。例如,通过现代数字技术,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AR)等技术运用到红色文化旅游中,让游客身临其境地体验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

调研队还特别考察了光雾山景区,发现当地在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的结合方面已有一定的探索。光雾山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而当地也尝试将数字化手段融入旅游体验中,利用投影等方式让游客“亲历”历史事件。调研队员们认为,光雾山作为红色文化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典型样本,其经验对巴中其他红色景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青年力量汇聚,推动红色文化创新传播

本次调研不仅是一次红色文化的追寻之旅,也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队员们表示,红色文化蕴含的家国情怀和革命精神,不仅属于过去,更应成为新时代青年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

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结合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提出了多项创新建议。例如,利用数字化手段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开发具互动性的手机应用程序,让游客通过互动了解红色历史;通过短视频平台等现代传播方式,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红色故事,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红色文化;此外,队员们还建议景区与高校合作,开设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研学课程,结合历史学习与实践体验,让更多青少年接受革命精神的熏陶。

“我们不仅是在回望过去,更是在展望未来。红色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根脉,它是历史的记忆,也是当下与未来的力量源泉。”一位队员说道。调研队员们坚信,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弘扬将为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IMG_3949

调研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携手推动文化强国建设

此次调研活动的成果将不仅仅停留在调研报告上。调研队计划将这些成果整理为系统报告,并参与相关比赛,争取将红色文化传播推向更广阔的舞台。通过此次调研,队员们不仅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也更加明确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川陕苏区是历史的丰碑,而我们要做的是让这段历史鲜活起来。”队员们在总结时表示,调研队将继续关注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探索数字化和创新传播途径,推动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为实现文化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未来,调研队将继续在红色文化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发挥作用,讲好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为巴中以及全国范围内的文化旅游融合和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调研队员们相信,只有将红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才能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