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川农实践队的红色之旅

时间:2025-02-18 14:51 编辑:向杨宁      四川新闻

寒假期间,为深入学习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红星传承·红旅逐梦”小队围绕“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主题,前往泸定飞夺泸定桥纪念馆、泸定桥遗址以及广元市旺苍红军城开展参观学习活动,通过参观、调研学习,深入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体悟红色革命精神的磅礴力量。

泸定篇章:踏索寻踪悟英烈无畏

2月10 日,小队首先踏上了前往泸定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和泸定桥遗址的征程。泸定桥景区内人头攒动,来自各地的游客怀着崇敬之心,前来亲身感受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伟大精神。队员们登上桥体,瞬间感受到这座古桥历经岁月洗礼的历史沧桑。桥下,大渡河波涛汹涌,冬风呼啸,吹得桥体微微晃动。在这样的环境下,队员们更能想象90年前战斗的惨烈。红1军团第二连连长廖大珠带领22名突击队员攀索前进,在枪林弹雨中一举飞夺泸定桥,其艰难程度令实践队员何惠茹感慨万分:“今天我站在桥板上都觉得心惊胆战,那时桥上不过几条铁索,红军战士们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远比这铁索坚韧!”

离开泸定桥景区后,小分队来到了泸定县城西南的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纪念馆外形独特,融合了川西民居、藏式建筑、明清古建筑元素,与纪念碑大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形成了一条延伸的红色文化游览中轴线。在馆内,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解说以及珍贵的历史文物展示,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深刻感受到当年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在枪林弹雨中强渡大渡河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22位突击队员飞夺泸定桥雕塑前,队员们久久驻足瞻仰,怀着崇敬之情,向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飞夺泸定桥在红军长征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次参观让队员们对红军长征的艰辛与伟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红城之行:访城探史感先辈豪情

2月17日,实践团队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广元市旺苍红军城,开展红色实践活动。红军城位于四川省北部的旺苍县东河镇,这里曾是红四方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根据地,是当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第二大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

上午11:00,小队成员到达红军城门口。一座庄严的牌坊映入眼帘,队员们瞻仰着古朴的建筑、门口的雕塑和飘扬的旗帜,仿佛看到了中国百年革命奋斗的艰辛历程,感受到这座古城的风雨沧桑。

团队队员依次参观了徐向前故居、红军剧社、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和工农剧团。保护区内的历史建筑保存完好,丰富的历史文献及实物展品深深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在这里,队员们直观地感受到革命先烈们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所付出的汗水与热血,体会到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顽强信念。

在参观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时,实践队员遇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一位外祖父带着两位小外孙女饶有兴趣地参观展馆,两位小孩不时向外祖父询问红军的故事,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崇敬。经交谈得知,他们是来旺苍省亲的游客,特意借此机会感受红军城的红色文化底蕴。外祖父张先生表示,作为一名中国人,铭记国家的革命历史是应尽的责任,年轻一代更要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担负起新时代的责任,铭记历史,创造未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通过此次红色实践活动,“红星传承·红旅逐梦”小队成员们收获颇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队员们纷纷表示将铭记历史,勇担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团队表示将继续致力于红色文化传承实践,把红色革命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努力在新征程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通讯员:赵凯章 何雨阳)